欧洲篮球联赛,EuroLeague,欧冠篮球,欧洲篮球赛程,欧洲篮球比分,欧洲篮球投注/提供欧洲篮球联赛(EuroLeague)最新赛程、球队阵容、实时比分及盘口分析,专为中文球迷打造的欧洲篮球资讯与数据平台。2025赛季的中国足球联赛,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赛程碎片化,而山东泰山队球员们体验到的“假期循环”更是这种混乱的缩影。连续两次漫长的假期,每次长达五天,中间穿插八天的训练,这样的安排与职业足球的运行规律背道而驰。9月20日对阵青岛海牛后的五天休整,紧接着的八天备战,又迎来10月4日与云南玉昆的比赛,赛后又是一轮五天假期与八天训练的循环,直到10月18日迎来下一场比赛。一场正式的联赛之间,球队竟获得了十天的宝贵休息时间,这对于追求高效运转的职业联赛而言,无疑是巨大的时间和节奏浪费。
整个赛季的赛程被切割得支离破碎。中超第26轮于9月27日战罢,直到10月17日、18日才迎来第27轮,超过20天的间歇期让联赛节奏严重脱节。参加10月4日补赛的球队更是遭遇双重间歇期:从9月20日到10月4日长达14天,补赛结束后到10月17日又间隔14天。这意味着这些球队在短暂的间歇期后,又陷入了另一个漫长的休整。
然而,这种长期的停滞之后,赛程却突然变得异常紧张。10月17日、18日刚结束联赛,紧接着21日、22日亚冠便拉开战幕,25日、26日又迅速迎来中超第28轮,联赛瞬间切换回一周双赛的密集模式。而11月1日的第29轮与11月22日收官战第30轮之间,又被拉开了长达20天的距离,导致足协杯决赛不得不推迟至12月。
这种如过山车般的赛程波动,与秋高气爽、气候宜人的最佳比赛季节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回溯酷暑时节,中超联赛却被安排成周周双赛甚至三赛,为了提升所谓的“净比赛时间”,甚至不惜以行政手段强制要求上下半场补时不能低于两位数。各队在这种高强度下苦苦挣扎,多线作战的队伍更是伤兵满营,连亚冠首轮都不得不以“放弃式轮换”应战,结果令人尴尬。
混乱的赛程安排,直接冲击着激烈的争冠格局。上海海港、成都蓉城、上海申花三强积分差距微乎其微,但第27轮比赛却将他们置于“地狱模式”:海港客场挑战为保级殊死搏斗的海牛,申花则要面对以“青春风暴”著称的青春岛,而蓉城则要在双线作战的疲惫中硬撼梅州客家。此时决定联赛冠军归属的,似乎不再是球队的实力,而是一系列令人费解的赛程安排。
更为“反人类”的是比赛的开球时间。工作日傍晚的时段,极大地削弱了球迷观赛的热情。例如4月2日周三晚18时,上海申花主场对阵云南玉昆的比赛,仅吸引了25775名观众,远低于平日的平均水平。无独有偶,第7轮天津津门虎主场对阵海港的比赛,同样在周三18时开球,上座人数仅为15763人,创下了天津赛区赛季最低纪录。
详实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这一问题:大连英博队在周末比赛时场均观众高达60132人,而工作日仅为43032人;山东泰山队周末场均观众为28649人,是工作日(18593人)的1.5倍。即使是球市相对平淡的上海海港和武汉三镇主场,周末的上座率也明显高于工作日。这种赛程安排,无疑是将俱乐部和球迷置于尴尬的境地。
放眼邻近的日本J联赛,在同一时间段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专业度。自6月10日国际比赛日窗口结束至6月底,J联赛紧锣密鼓地安排了三轮联赛和一轮杯赛,所有比赛均集中在周末进行。纵观J联赛已进行的22轮比赛,仅有一场安排在周五,周一场次更是为零。
当横滨水手队在亚冠赛场上取得突破时,J联赛能够迅速调整国内联赛赛程为其让路。而韩国足协更是成立了亚冠协助专班,为参赛球队加油鼓劲,并提前优化赛程。反观中超,在亚冠正赛即将打响之际,中国足协却似乎“视若无睹”,赛程安排上更是将四支争冠球队的焦点对决安排在亚冠比赛之后,其意图似乎是鼓励球队为了联赛而放弃周中的亚冠赛事。
不合理的赛程安排,直接导致了球员伤病的频发。大连英博队新星毛伟杰和上海海港球员王振澳的相继受伤,将面临漫长的休战期。这两位国字号球员的伤缺,无不折射出中国足球“重国家队轻联赛”的畸形发展模式。
本赛季的中超联赛,仅进行了两轮便被迫为国家队集训让路。国家队比赛结束后,足协又以压缩赛程的方式,要求16支球队在一周内完成三轮比赛。这种从低强度突然转入高强度,又迅速切换回密集赛程的“断崖式”变化,对球员的身体机能无疑是巨大的考验。
对比欧洲五大联赛保证两场比赛之间至少72小时的休息时间,中超联赛在足协“拍脑袋”式的决策下,球员仿佛成了可以随意透支的“耗材”。浙江队与云南玉昆的比赛中,下半场补时长达15分钟,球迷拍摄到的视频显示,浙江队球员在补时阶段弯腰干呕,而裁判却仍在催促比赛进程,这种场景令人心痛。
中超赛程混乱的深层原因之一,是为了给国足的世预赛附加赛预留9月、10月、11月这三个国际比赛日。然而,国足早在6月初就已确定无缘附加赛,而新任国家队主帅的报名程序直到9月下旬才启动。这意味着9月和10月的国际比赛日几乎不会有国足的比赛,11月也大概率无法安排赛事。在这种情况下,仍不调整赛程的做法,被外界批评为“弱智和懒政”。
更为令人费解的是,将国际比赛日留给U22国足集训的理由。参加明年初U23亚洲杯正赛的另外15支球队,没有一支会占用如此长的时间进行集训。各级国字号球队长期的集训模式,已经被无数次证明是一种逆潮流而动的落后方式。
联赛管理的不专业,还体现在细节上。河南队球员阿奇姆彭竟然穿着印有“2025中国足协杯”字样的球衣参加中超比赛,而裁判组对此却毫无反应。根据《足球竞赛规则》第42条,明确禁止不同赛事标识装备混用。如此明显的违规行为,竟然逃过了四名裁判的眼睛,可见联赛管理之疏忽。
从长达20天的莫名间歇期,到工作日傍晚18点的“反人类”开球时间;从为不存在的国家队比赛预留档期,到亚冠开打前安排争冠内战,2025赛季的中超赛程,无疑为职业足球管理提供了一部教科书式的反面教材。球员们在训练与放假之间反复切换,球迷们在工作日傍晚望着拥堵的交通无奈摇头,俱乐部则在票房损失与竞技不公的夹缝中艰难求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